Monday, April 27, 2009

侵权责任法(全文)_nevica

侵权责任法(全文)

  12月22日,"侵权责任法"再次站到了历史的舞台。

  侵权责任法最为关键的归责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二章中。草案的第七条的第一款规定了过错责任的一般原则,而第二款则规定了过错推定。第八条的内容则明确了无过错责任。此外,若干条款还详细规定了连带责任的认定方式。

  共有7种特殊侵权被纳入草案,单独成章,分别是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责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以及物件致人损害责任。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将审议《侵权责任法(草案)》(下称草案)。草案被分为12章,详细规定了侵权的归责原则、免责事由以及责任方式。

  2002年,侵权责任法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时它真正的名称是《民法典》草案中的"侵权责任法编"。2002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民法典》草案昙花一现,便无下文,《侵权责任法》也随之淡出人们视野,直至本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侵权责任法》)作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维护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的法律形式,在民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民法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教授强调。

  《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意味着中国向制定统一的《民法典》迈出了关键一步。在王利明看来,《侵权责任法》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单行法律,而且,也将成为未来《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

  统一侵权责任

  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了完整的《民法典》草案,这是迄今为止《民法典》草案接受的唯一一次审议。这部草案共有9编、1200多条,其中一编就是《侵权责任法编》。

  "由于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研究修改历时较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采取了分编审议的方式。"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交的有关《侵权责任法》的问题汇报中提到。从此,立法机关暂时放弃了短期内制定统一《民法典》的计划,而改为先行出台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单行法律。

  2002年民法典草案《侵权行为编》共65个条文,"主要是将民法通则或者其他法律中涉及侵权责任的条款集中在一起。"一位熟悉立法进程的民法学者表示。

  "当年的条文太简单,内容也不能获得民法学界的认可。"人民大学商事法律科学中心主任杨立新认为,此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侵权责任法》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完善的结构。

  作为一部为受害人提供补救并制裁侵权行为的重要法律,《侵权责任法》的制定意味着民法典主体部分的立法大功告成。因此,从2002年之后,中国法学界对制定《侵权责任法》的呼吁高涨。

  而另一方面,"现行法律有些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不少规定分散在单行法律中,缺乏对侵权责任共性问题的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报告指出。

  杨立新表示,草案中的特殊侵权部分很多都来自对现行单行法或者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的总结。"但是关于医疗损害责任这一部分是全新的,统一了司法实践中割裂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做法。"


----------------------------------------------------
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专家建议稿(第一稿)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2007年5月30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侵权行为一般条款】
  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违反保护他人的法律或者故意违背善良风俗,由于过错侵害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的,受害人不必证明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行为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的,行为人即使无过错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受害人能够证明行为人有过错的,应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条 【过错】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行为人有意造成他人损害,或者明知其行为会造成他人损害仍实施加害行为的,为故意。
  行为人由于疏忽或者懈怠,对损害的发生未尽合理注意义务的,为过失。

  第三条 【损害】
  受害人因行为人的加害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或者行为人对其管领的物未尽必要注意,而遭受的人身或者财产的不利后果,为损害。
  损害虽未现实发生,但已使他人人身、财产受到现实威胁的,可以请求造成现实威胁的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第四条 【因果关系】
  受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应当证明行为人的加害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或者行为人对其管领的物未尽必要注意的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规定实行因果关系推定的,受害人只须证明因果关系的盖然性存在;行为人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不存在的,推定因果关系成立。
  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行为人应当按照其行为的原因力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分担相应的责任份额。

  第五条 【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的关系】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侵权责任另有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相冲突的,可以优先适用该规定,也可以由受害人选择适用相应的规定。但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与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相冲突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二节 数人的侵权行为

  第六条 【共同侵权行为】
  数人故意共同实施加害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共同加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数人虽然没有共同故意,但其行为造成同一损害结果,具有共同因果关系,且其损害结果无法分割的,视为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加害人亦应承担连带责任。

  第七条 【教唆和帮助】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加害人,应当承

......

阅读全文:侵权责任法

No comments: